遭遇勒索及时报警
检方提醒家长,遭遇短信敲诈勒索要及时报警,保留好相关信息和证据。而因工作原因掌握他人个人信息的单位如学校、银行等,则要切实维护信息安全。工作人员不能将他人个人信息带离工作场所,避免被犯罪分子利用,给他人造成困扰和安全隐患。
本报讯 (记者王纳 通讯员罗淑芳)陌生号码的敲诈勒索短信竟能有名有姓地说出自家成员、工作单位,连孩子的乳名都叫得出来!家长吓得赶紧搬家避祸。原来,涉案男子是利用了自己前女友在某幼儿园做老师时保留的学生花名册对家长进行敲诈勒索。近日,陈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年。
幼儿园花名册成勒索工具
被告人陈某某年近五十,曾因运输毒品罪入狱。2009年4月,陈某某在住处无意中发现其已离开深圳的前女友李某某留下的在龙岗区某幼儿园做生活教师使用的幼儿园学生花名册,花名册上详细列明了每位学生的家庭详细情况,其顿生贪念。经过精心策划后,陈某某购买了一新手机号码向花名册上的学生家长发有威胁内容的短信勒索钱财,要求家长向其指定的账户存钱。
2009年5月,陈某某在家长报案后被抓获归案。后经核实,其通过发送手机短信以及直接通话等向三名学生家长分别勒索人民币3万元。
爱子心切一家长就范
记者了解到,陈某某手中掌握的幼儿园学生花名册,上面有孩子的姓名、乳名、兴趣爱好、父母的姓名、手机甚至住址等详细信息。陈某某深谙家长爱子心切的心理,在发信息和打电话时都用孩子的乳名,让家长们以为对方已经掌握了家里的全部情况,不敢掉以轻心。
如陈某某发给被害人张某的信息:“张姐、龚哥,昨天晚上我赌钱输了5万元,借了他们3万元,如果不还他们要我一双手,请将钱打到某某某在某银行的账号上,别打我电话,我手机也被他们拿走了,等我回来我给盈盈(音)买台钢琴”。收到该信息后张某及家人都非常紧张,因为平时很少人知道其女儿用“盈盈”这个名字,而且其女儿也确实是在学习钢琴。张某担心家人安全,于是赶紧报警。
据了解,陈某某索钱的信息内容各不相同,有的是以欠了赌债或女友得了白血病急需用钱为借口向家长借钱,有的则直接勒索。如果家长不回应,他就威胁家长说自己刚从监狱出来,并将家庭地址、家庭成员的姓名职业,甚至连小孩的乳名等等说得一清二楚,叫对方“放聪明一点”。最终有一名家长为了家人的安全给其账户存入了5000元钱。还有一被害人任某,深怕自己如不按要求给钱孩子将受到伤害,家里将受到干扰,最后不得不搬离了原住所。